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
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是一組異質性很大的疾患,也是遺傳性疾患,遺傳方式有些至今尚未完全清楚。臨床上表現輕,中度的出血,如鼻出血,瘀斑、月經及分娩后出血過多,拔牙及扁桃體摘除等手術后過度出血等,偶有嚴重出血致死者。實驗室檢查出血時間大多延長;血小板計數正常或輕度減少,形態正常;凝血因子正常,血小板黏附可降低。提示本組疾患診斷的關鍵是血小板對ADP或腎上腺素的聚集試驗第一波正常,第二波顯著降低或缺如;對膠原的聚集亦降低,但在高濃度下正常。
- 目錄
-
1.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有哪些典型癥狀
4.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應該如何預防
5.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的常規方法
1.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一、發病原因
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是遺傳性疾患,遺傳方式有些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本組疾患進一步又分為兩大類,一是儲存池病(storagepooldisease,SPD),二是血小板釋放障礙性疾患,前者為血小板的致密顆粒,后者為血小板內容物正常,但釋放障礙,包括花生四烯酸釋放缺陷,環氧化酶缺乏癥,血栓素A2合成酶缺乏癥等,最后診斷時先要排除繼發性血小板釋放功能障礙,然后借助檢測血小板顆粒內容物,電鏡等手段以確診。
二、發病機制
1、δ儲存池病δ儲存池病(δ-SPD)又稱原發性致密體缺乏癥,其基本缺陷是血小板的致密顆粒內含物ATP,ADP,鈣離子,焦磷酸鹽,5-羥色胺等減少,其中ADP的減少較ATP更為顯著,δ-SPD的血小板對ADP或腎上腺素的誘導缺乏二相聚集波,膠原誘導的聚集反應降低或缺失,花生四烯酸引起聚集反應亦降低,電鏡下可見致密顆粒減少,α及δ顆粒同時發生缺陷者稱為αδ儲存池病(αδ-SPD),其中δ顆粒內容物的減少往往更嚴重,α顆粒內容物的減少為輕到中度,臨床及實驗室檢查類似δ-SPD,致密體缺陷又可是其他遺傳性疾病的一部分,如Hermansky-Pudlak綜合征,Chédiak-Higashi綜合征,Wiskott-Aldrich綜合征,成骨不全及血小板減少伴橈骨缺如綜合征(TAR綜合征)等。
(1)Hermansky-Pudlak綜合征:本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特點是眼與皮膚的白化癥,單核-巨噬系統內脂質樣物質積聚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性出血傾向,血小板中致密體減少或實際缺如,由于5-羥色胺,鈣離子和腺嘌呤核苷酸水平很低,因此血小板對ADP,腎上腺素和凝血酶的誘導缺乏二相聚集波。
(2)Chédiak-Higashi綜合征:本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特點是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成纖維細胞和黑色素細胞中常有異常顆粒形成,對細菌和真菌的易感性增高,臨床常有眼和皮膚的白化病,出血癥較輕,檢查粒細胞中異常顆粒常可幫助確診。
(3)Wiskott-Aldrich綜合征:本病屬性聯隱性遺傳疾病,特點是細胞免疫缺陷引起的反復感染,濕疹和血小板減少性出血,患兒血小板數量少,形態小并有致密顆粒減少,臨床上多在嬰幼兒期發病,出血重,多死于反復感染和出血。
(4)TAR綜合征:本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患兒有多發性畸形如骨骼,心,腎等,多見雙側橈骨缺如,血小板常減少伴骨髓巨核細胞數量減少或缺如。
2、α儲存池病α儲存池病(α-SPD)又名灰色血小板綜合征,這是因為瑞氏染色涂片上的血小板呈灰色的緣故,電鏡觀察發現患者的巨核細胞及血小板特異性缺乏α顆粒,生化研究發現病人血小板α顆粒蛋白質如血小板第Ⅳ因子(PF4),血小板球蛋白(β-TG)vWF,血小板凝血酶原敏感蛋白,纖維連接蛋白,因子V,高分子量的激肽原,血小板生長因子等降低或缺乏,進一步研究揭示α顆粒蛋白合成正常,但儲存障礙;本病同時還兼有傳導缺陷,病人有輕度的血小板數降低,出血時間延長和出血傾向,血小板對凝血酶介導的聚集和釋放反應異常,但對膠原和ADP誘導的聚集反應不變,瑞氏染色血片上的灰色血小板常可提示診斷,確診多依賴電鏡觀察結果。
2.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貯存池病患兒常有不同程度的眼和皮膚白化病,不同程度肺纖維化,感染性腸病以及出血性腹瀉,易患化膿性感染等,Wiskott-Aldrich綜合征年幼時可因顱內出血,感染而死亡,易受肺炎鏈球菌和嗜血流感桿菌感染;易受病毒及真菌感染,除出血及感染等并發癥外,可發生惡性腫瘤,如淋巴瘤和白血病等,另外,還可并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關節炎,血管炎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TAR綜合征患兒伴發兩側橈骨缺失,有的肱骨和尺骨也缺失,短肢畸形,有的患兒伴發先天性心臟病,還可有小頭,小頜及其他畸形,有時出血嚴重,甚至發生顱內出血。
3.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有哪些典型癥狀
1、δ-貯存池病患者的出血表現較輕,呈輕度至中度出血素質,表現為皮膚瘀斑,牙齦出血,鼻出血,月經過多,分娩時也易出血,但一般無關節和胃腸道出血,一部分患者同時合并其他缺陷,最常見于Hermanky-Pudlak綜合征(HPS)和Chédiak-Higashi綜合征(CHS),HPS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眼和皮膚白化病,網狀內皮系統溶酶體內脂質樣色素沉積,不同程度肺纖維化,感染性腸病以及出血性腹瀉等,CHS表現為眼和皮膚部分白化病,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及成纖維細胞內巨大溶酶體顆粒以及易患化膿性感染等。
2、α-貯存池病本病出血一般較輕,主要表現為輕度皮膚,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皮膚瘀斑等。
3、Wiskott-Aldrich綜合征臨床表現為免疫缺陷,血小板減少和廣泛濕疹三聯征,年幼時可因顱內出血,感染而死亡,免疫缺陷累及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本病患者對多糖類抗原不能產生抗體,使機體易受肺炎鏈球菌和嗜血流感桿菌感染;由于T細胞異常易受病毒及真菌感染,出血通常發生在1歲以內,以后隨年齡增長出血癥狀減輕,除出血及感染等并發癥外,約2%的患者可發生惡性腫瘤,如淋巴瘤和白血病等,另外,還可并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關節炎,血管炎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4、TAR綜合征本病的臨床特征是新生兒兩側橈骨缺失伴骨髓巨核細胞減少,患兒兩側橈骨均缺失而拇指多存在;也可伴有短肢畸形,如臂和腿的缺失,手足直接與軀干相連;有的患兒肱骨和尺骨也缺失;約1/3的患兒還可有先天性心臟病,其中以Fallot四聯癥和房間隔缺損最常見,少數患兒還可有小頭,小頜及其他畸形,患兒常對牛奶過敏,患兒一般出生時即可出現紫癜及瘀斑,有時出血嚴重,甚至發生顱內出血。
4.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應該如何預防
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尚不明確本病的遺傳方式,因此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對本病患者應禁用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一定要注意。
5.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1、血常規血小板計數正常或輕度減少,形態正常。
2、出血時間延長,亦可正常,血塊回縮不良,凝血因子檢查正常。
3、PF3,PF4檢測均可減低。
4、血小板聚集試驗加ADP或腎上腺素,ADP聚集第一相正常,第二相明顯減弱或無聚集,少數仍可正常;加膠原血小板聚集減低,但高濃度下可正常。
5、血小板電鏡檢查血小板內α或δ顆粒缺乏或同時缺乏,常規做B超檢查,明確有無肝脾腫大,其他視臨床必要而選擇。
6.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病人的飲食宜忌
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患者平時應該吃一些清淡的營養食物,注意飲食結構合理,不要吃刺激性過大的食物,不要多吃高鹽、高糖、高脂的食物。
7.西醫治療小兒血小板釋放功能缺陷性疾患的常規方法
1、巨大血小板綜合征本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外周血中血小板可減少伴有形態巨大的血小板,血小板黏附功能降低。
2、血小板無力癥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血小板對ADP等不產生聚集反應。
3、獲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本病無家族史,有原發病如尿毒癥,骨髓增生性疾病或用影響血小板功能的藥物史,原發病治愈后,血小板功能可恢復正常。